数字中国 先知先行 会员中心 业界专访 法律法规 行业培训 电子期刊
地理空间项目网  
  首页 项目预告 招标公告 中标结果 行情监测 行业报告 行业动态 电子标书 优秀服务商 供求信息 测绘英才


 
行业分类
GP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报告 》行业分析

西方间谍盯上中国地理数据
内容
  如果3万余口油井的坐标信息,战时被输入敌方导弹及灵巧炸弹的作战数据链,那么这些油井战时被准确击中的可能性将大增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寇立研发自北京 薛峰,出生于中国西安,美国国籍,1998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地质学博士学位,专门研究中国北方大别山的高压岩石结构,被捕前为美国IHS能源公司的东北亚区经理。

    因窃取并买卖中国国家机密,7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他做出判决,判处有期徒刑8年。据报道,薛峰搜集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一些油田的信息和文件,还有一个包括3万多口油井的地理坐标和储量信息的数据库,随后以22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一家咨询公司。

    这一案件惊动了美国政府高层。

    7月6日,美国国务院要求中国立即释放并遣返薛峰。当天,中国外交部回应说,被告人的各项合法权益都得到了充分保障,中国的司法主权不容外来干涉。

    为何一起看似普通的案件会引发中美两国的外交纠纷呢?问题关键点,是薛峰窃取的地理数据涉及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而越来越多的迹象也表明,中国的一些地理数据早已成为西方间谍垂涎的目标之一。

油井是战时导弹攻击目标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曾亲自探视薛峰,并旁听了约40分钟的庭审。据西班牙《国家报》称,一同被宣判的还有3名中国人。

    借此,西方的一些舆论和政要辩称案件只涉及“可以从商业途径获得的石油行业数据”,并指责中国滥用法律。美国驻华使馆称华盛顿方面对薛峰所受判决感到“震惊”,并呼吁“出于人道主义释放”薛峰。

    油井在中国很多地方随处可见,薛峰的行为为何会被处以重刑呢?有关军情专家向本报解释说,其实,油井的数据,如压力、产量、成分组成、深度等都属于国家机密,并有很详细的密级划分。

    这不是以国家机密搪塞,而是“吃一堑长一智”的结果。力拓案发生之后,国人开始意识到一些看似平常的经济信息其实对国家安全影响巨大。中国大量油井信息的泄露,将使中国石油业在对外工程、油品进出口、设备采购等谈判中,更容易被人分析出实际开采能力、货物供求量及价格浮动空间等,从而让中方处于不利境地。这对石油进口依赖度很大的中国来说,等于被操控战略命脉。

    除了事涉经济安全,实际上,这些地理信息还可以大量运用于军事。军事专家指出,如果3万余口油井的坐标信息战时被输入敌方导弹及灵巧炸弹的作战数据链,那么这些油井战时被准确击中的可能性大增。

    各国军队对地理情报的重要性早有认识。如二战中,中日全面开战前,日本不满足于航空侦察得到的粗略数据,先后派出千余人到中国进行实地非法测绘。这个系统的地理情报搜集活动收效很大,开战时,日军所持中国地图竟然比中国军队自己的地图还要精确得多。

    又如阿富汗战争打响之前,美国陆军装备司令部也利用得到的当地地理数据,出资10亿美元构建了逼真的阿富汗虚拟战场,模拟了从沙漠到丛林以及拥挤的街道等各种地形。

美日联手搜集中国地理情报

    军事专家指出,现代战争中,作战部队对地理情报的要求越来越高,现虽然大国都拥有卫星、航空侦察能力,但由于高空侦察精度受限,地球表面曲率、大气折射等导致图像变形等原因,派出各种人员进行现场勘测和比对验证仍是不可少的情报搜集手段。

    2006年12月22日,美日两国签署了《地理空间情报合作官方文件》。这份文件使双方相互提供各自掌握的世界各国的详细地理数据,包括地形、航路、最新测量数据以及地名、航线、地磁气、东海深度等广泛领域。美日在对外发布消息时把这一合作宣称为针对朝鲜,但实际上这个合作并没有限制侦察对象和情报交换范围。来自中国的地理情报显然在美日联合搜集和共享之列。

    在美日为这一合作进行接触和酝酿时期,日本人在中国非法搜集地理信息的情况接连出现。2005年9月23日,日本国土情报技术研究所所长大林成行,与他的学生东俊孝携带两台高精度GPS接收机,通过在当地居民家设置GPS接收机作为固定站,以汽车为流动站的方式大量采集数据,擅自采集了和田机场、和田市至当地重要水利设施公路的地理坐标数据。

    此前,解放军新疆驻军巡逻部队也发现过日本游客在军事禁区附近勘察现象。驻疆某部参谋李强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回忆,当时巡逻部队在禁区边缘例行检查一辆越野车,发现车上日本游客使用的地图极其细致,几处在中国民用地图中根本不存在的禁区内无名小道、便桥都有清晰标注,甚至编号与解放军自用地图一致!在随后与地方安全部门一同检查中,发现了车中笔记本电脑、照相器材中的大量军事禁区内地理信息。

    二战中,日本未侵略到新疆等地,没有掌握新疆的详细地理信息。美日地理情报部门长期缺少对中国西北地区的一手勘测和校验资料。近年来,西方间谍不时光顾这一地区,试图填补这一情报空白。

国外都有严格的“地理禁区”

    “美国之音”等媒体说中国在薛峰案中小题大做,但其实美国政府和民间企业对重要地理信息也保护得很严。

    克林顿时期美国提出的八类“必须保密信息”包括很广。其中“国家安全有关的科技事项、美国政府保护核设施的计划、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基础设施易受攻击的信息”这三项都涉及地理情报。

    “9·11”以后,美国安全部门对地理情报更加敏感。比如,如果中东、阿拉伯裔人士使用谷歌地球等地图软件频繁关注一些“敏感地带”,就会引起情报人员的怀疑。而美国商业机构、企业对自身重要的设施会聘用保安公司严格保护,如核电站、油井等大量的地理信息,绝不是“在网上随便就可以查到”。外国人如果手持照相、勘测器材前往附近长时间逗留,绝不会随意测量而不受阻拦。

    反观国内情况,民间机构以及部分政府机构的保密意识都不强。李强参谋回忆,当年他们抓获有嫌疑的日本游客后,地方有关部门向部队通报调查了结果,嫌疑人是通过某旅行社办理的相关手续,旅行社在收取费用后不查实游客“来疆旅游并寻找某古迹遗址”的说辞是否可信,既不派翻译、向导,也不向有关部门通报,就代租车辆任由日本人随意到军事禁区附近活动。李强参谋说,一些地方在对外招商、旅游服务、科考合作等活动中,对地理信息的保密意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专家支招:警惕中外“合作”泄密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金微发自北京 7月12日,地理学博士、军事专家姜春良少将,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详细阐述了非法地理测绘对我国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造成的威胁。

间谍集中在几大重点地区

    《国际先驱导报》:境外人士非法测绘主要集中在我国哪些区域?

    姜春良:新疆、江西、上海、长白山以及我国西南、华中、华北等地区都有大量的外国人进行非法测绘,这对我们国家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他们获取的目标情报包括军事目标情报,如维持对方作战能力的机场、港口、城市指挥中心、军事基地等;政治目标情报,包括国家领导人居住所在地、领导人行动可能去的地方;经济目标情报,如大型炼油厂,大型制造基地等目标。这类情报还有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敏感建筑等。

  Q:除了测量一些具体的地理位置,外国人非法测绘是否还有其他目的?

    A:非法测绘一方面是为了解准确的经纬度,另一方面通过到当地了解当地的人口规模、道路建设等情报、大楼及周边的基础设施等。为什么外国人要经常实地测绘,因为经济发展、人也在不断活动,而且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城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不断出现,这些都是需要随时了解。这都是他们为了作好战斗准备威慑你,作为对政治、军事、经济领域竞争“知已知彼”的一部分。

打着学术研究与经济合作的旗号

    Q:境外人士一般以何种身份和方式进行非法测绘?

    A:我国有些区域是不允许任何外国人进入的,但有些非法测绘者往往冒充旅游者、学者的身份进入。另外,还有一些国家通过一些对华投资与合作项目间接地部署在一些敏感军事、政治设施周围,这些外国机构投资并没有多大的经济收益,实际上只是为了获取情报,像海南的军港周围,都有很多的外国机构和组织,这也是获取情报的一种形式。

    还有一些外国机构甚至通过赞助希望小学等形式,想方设法靠近或进入一些中方不允许进入的目标区域。

  Q:目前我国对非法测绘的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A:地质数据因非法测绘而流失的情况实际上还是很多,但现在国家正加强这方面控制,一些地质数据的流失已经得到基本的控制。现在的问题是,有一些国外机构打着学术研究、经济合作的旗号对我国进行测绘,而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一些学者或是出于保密意识不够,或是为了某些眼前利益,与国外机构进行所谓“合作”,这些都会对我国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Q:应该如何保护我国的地质数据?

    A:从我们每个公民来说,都需要对国家地质数据加强保护,不能随意向不熟悉的外国人提供准确的地理测绘信息,也不能向他们提供自己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我们都需要有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安全意识。有些人从利益角度出发,与外国进行非法测绘的人进行“合作”,对此我们都需要提高警惕。另外,国家层面有国家测绘法,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测绘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加大测绘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依法查处测绘违法案件,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

 

 
相关资讯:
我国违法测绘案四年翻倍 地理信息关系国家安全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评论字数400字以内)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以上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地理空间项目网观点
·地理空间项目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声明:地理空间项目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机构链接: 自然资源部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网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Copyright © 2005-2020 地理空间项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010-62211685(直拨)
Q群1:42720732(已满)  Q群2:60428364(已满)  Q群3:77256492(已满)  Q群4:71897230(已满)  Q群5:100810128
京ICP证 07045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355号